Daily Archives: 11/15/2009

Some thoughts about Zhenya’s routines 2009

我是從去年北京奧運時才開始認識Zhenya,當時她四個routines的編排已經很完美了。今年是我第一次跟著她從年初比賽一直看到年尾,也因此第一次見證 & 體會到一個成套從最初始的原型不斷地修改之後漸趨完美的過程。而我也深刻感受到Zhenya隨著成套的編改不斷地成長。 Zhenya 2009的新成套是在2月下旬Estonia舉辦的Miss Valentine首度亮相,當時因為右腳有傷 (心疼 >"<  ) 所以跳過Rope,只比球、環跟彩帶。跑題一下,一堆人認為Zhenya一帆風順的,She won everything at such young age!但背後的辛酸又有誰能理解。我沒像其他人這樣是看著她長大,但就光這樣跟她的比賽一年,已不知為她流了多少淚,擔了多少心。每當再回首今年這些心驚膽顫憂心忡忡的過程,淚水還是止不住,寫到這我的眼眶又濕了…… 在繞回主題,當時第一次看到她新routines的video時,我很開心且欣慰。在年初的第一個比賽她就表現良好,動作當然難免有不完美的地方,如Ball可能有點雜亂,可是考量才第一場比賽又是全新的規則,她的表現我已經很滿意。當時我很喜歡球跟彩帶。尤其是球,我很愛她開場腳順著球往下滑的動作。彩帶也很棒,她的拋接技術真是一流,好多腳拋帶的動作,她又接的非常流暢精準。環因為當時對那首鋼琴協奏曲音樂沒啥感覺,所以比較沒那麼喜歡。當時雖然很多外國網友對她大肆批評,我只覺得他們太嚴苛吧,拿第一場比賽還很raw的routines去跟去年已經編修到很完美的成套對比會不會太誇張且完全不合邏輯。我是相信隨著時間她能將成套發展的越來越完美。 第一場比賽之後,Zhenya的進展似乎頗為曲折,連我都跟著擔心起來。首先我覺得她好像失誤變多了,比起去年。可我自己都忘了去年我根本沒有跟她比賽一整年,雖然奧運前的比賽事後都有補完。可人啊總只會記得比較好的部份吧,她在奧運時發揮的那麼好,那又是最重大的比賽了,因此永遠都覺得2008年的Zhenya非常完美。其實她一樣有失誤啊,年初的LA Lights就頗多瑕疵,GP Marbella記得掉環且還出界,奧運預賽也掉繩,World Cup Final Benidrom也是掉繩,10月的日本Aeon Cup一樣在預賽又掉繩。所以其實2008年一樣是有表現好跟表現不好的時候,但我完全忘了,因此就一個勁兒的擔心她是不是在走下坡,也沒意識到這是新規則實施的第一年,況且新規則又強調 Risky elements,本來失誤的風險就更大。然後她的右腳一直包著繃帶,比賽卻是緊鑼密鼓幾乎一個禮拜一場完全沒休息時間。第二就是她成套音樂不固定,球那首我很喜歡的Spartacus序曲,到了四月的GP Thiais換了,改成慢版的音樂-Concierto de Aranjuez。我第一次看時很不習慣,因為動作幾乎一樣而搭配的音樂由快變慢,Zhenya就是把動作的節奏變慢。而這首Concierto de Aranjuez因為我太熟悉太常聽了,因此反而我還是比較喜歡節奏快變化多的Spartacus序曲,說到底是我有時那種喜歡標新立異的個性在作祟。GP Thiais時,彩帶決賽發生大失誤,人跟帶都出了界,免不了又讓我為她擔心,然後覺得很哀怨,怎老是在彩帶單項決賽時輸Sesina。 到了5月的World Cup Portimao,重頭戲豋場,因為幾乎所有Top Gymnasts都參加比賽,Bessonova也首度要跟Zhenya對決。這次,換繩子的音樂改了,剛開始我也很不能接受,我很喜歡原先的Carmen Suite,雖然看了video覺得很多動作跟音樂配的蠻好的,可人那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是需要一點時間適應跟轉換的。比賽結果,Zhenya輸了一個單項,環的決賽輸給Bessonova,很多人歡聲雷動。當然啦,比賽嘛,大家總是不希望看到一家獨大,尤其對不是Zhenya fans or 沒特定支持對象的人來說,當然希望比賽更有競爭性、對抗性,不要總是都同一個人站頒獎台中間。我能理解,以我偶而會看的職業網球為例,我每次都希望Roger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Zhenya | 13 Comments